感謝太報記者的報導。
部分內文:
余秀芷強調,「無障礙」其實不只是建築硬體設施,包含的層面很廣,資訊與服務的提供,或者服務方式的調整,像彰化使用在車上打針的方式,讓長輩不用下車排隊,也是種無障礙的調整。她說:「這次縣市沒有結合各地方的輔具中心,提供爬梯機的協助,也是很可惜,不是沒有辦法沒有資源,而是平時就沒有將無障礙元素,放入舉辦的活動中。」
余秀芷談到,沒有疫情時,其實很多長輩也因為沒有無障礙的運輸,甚至可能還住在很多階梯的房子裡,要出門真的很困難。因此,大概只有在這必須打疫苗,或者投票的一些重大活動裡,才會看到這麼多坐在輪椅上的長輩出門,但若是社會的「無障礙環境」的提供完善,就會有更多需求者可以順利出門。